政策资讯

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
申请号/专利号:
CN202110441967.3
申请人(专利权人):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行业类别:
A01G22/25 A01C21/00 A01B79/02
技术成熟度:
成熟
公布时间:
2023-11-28
证书状态:
有效
交易价格:
面议
我要咨询

摘要详情

技术摘要

权利要求书

技术附图

交易流程

委托经理人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包括对种苗移栽和施肥;多株所述种苗移栽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每株所述种苗的施肥位置包括所述种苗下方和种苗两侧。采用本发明的施肥栽培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黄芪产量、黄芪的氮肥利用率、黄芪甲苷含量,并使其具有良好的根系形态,品质优良。本发明的施肥栽培方法,通过具体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实现精准化施肥,促进黄芪根层养分调控;同时,对土壤有效养分迁移转化、植物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产生积极影响,可协调肥料养分投入与黄芪对养分需求;还确定了科学经济的施肥位置和深度,节约机械成本和劳动力投入的问题,在实现高品质黄芪种植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1.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移栽种苗,多株所述种苗移栽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 移栽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两侧的施肥位置进行施肥,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关于所述种苗对称; 待所述种苗生长出新苗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下方和两侧施肥位置进行追肥,所述种苗下方是指位于种苗之下并且与种苗接触,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关于所述种苗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苗下方的施肥位置与地面的竖直距离范围为5cm~15cm,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与所述种苗的水平距离范围为4.5cm~5.5cm,并且覆盖于土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下方的施肥位置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为10cm;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分别距离所述种苗5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的步骤包括首次施肥和追肥,并且两次施肥的用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的步骤中,每次施肥的用量均为50kg/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施肥时,每株所述种苗的下方和两侧的三个位置施肥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栽种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待种植的沙地地块,翻耕,并进行所述首次施肥;其中,先按照所述株距和所述行距在与地面的竖直距离范围为5cm~15cm的位置施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所述种苗时,移栽的位置与所述步骤1)的施肥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栽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两侧的施肥位置施肥后灌水;此时,所述首次施肥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下方和两侧施肥位置进行所述追肥后再次灌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待所述种苗生长至其地上部分枯萎后,收获根茎。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种苗的移栽方式为卧栽。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每个所述施肥位置与每株所述种苗的中点位置对应。


请联系平台

请联系平台

我要咨询

商标号: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商标名称:
报价:
需求描述:
提交
服务
客服
电话:18504815395
邮箱:965848622@qq.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70号内蒙古科技大厦906
微信
招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