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包括对种苗移栽和施肥;多株所述种苗移栽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每株所述种苗的施肥位置包括所述种苗下方和种苗两侧。采用本发明的施肥栽培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黄芪产量、黄芪的氮肥利用率、黄芪甲苷含量,并使其具有良好的根系形态,品质优良。本发明的施肥栽培方法,通过具体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实现精准化施肥,促进黄芪根层养分调控;同时,对土壤有效养分迁移转化、植物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产生积极影响,可协调肥料养分投入与黄芪对养分需求;还确定了科学经济的施肥位置和深度,节约机械成本和劳动力投入的问题,在实现高品质黄芪种植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1.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移栽种苗,多株所述种苗移栽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 移栽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两侧的施肥位置进行施肥,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关于所述种苗对称; 待所述种苗生长出新苗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下方和两侧施肥位置进行追肥,所述种苗下方是指位于种苗之下并且与种苗接触,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关于所述种苗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苗下方的施肥位置与地面的竖直距离范围为5cm~15cm,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与所述种苗的水平距离范围为4.5cm~5.5cm,并且覆盖于土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下方的施肥位置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为10cm;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分别距离所述种苗5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的步骤包括首次施肥和追肥,并且两次施肥的用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的步骤中,每次施肥的用量均为50kg/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施肥时,每株所述种苗的下方和两侧的三个位置施肥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栽种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待种植的沙地地块,翻耕,并进行所述首次施肥;其中,先按照所述株距和所述行距在与地面的竖直距离范围为5cm~15cm的位置施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所述种苗时,移栽的位置与所述步骤1)的施肥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栽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两侧的施肥位置施肥后灌水;此时,所述首次施肥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株所述种苗的下方和两侧施肥位置进行所述追肥后再次灌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待所述种苗生长至其地上部分枯萎后,收获根茎。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种苗的移栽方式为卧栽。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每个所述施肥位置与每株所述种苗的中点位置对应。
请联系平台
请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