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包括按摩板和手柄部,其中按摩板上设有用于背部脊柱两侧筋膜按摩的第一按摩部、用于肋部筋膜及肋间肌按摩的第二按摩部、用于大腿和臀部肌肉筋膜区域按摩及刮痧治疗的第三按摩部、用于上腹部及肋下区域筋膜按摩的第四按摩部以及用于小腿后侧跟腱至腓肠肌区域和上肢内外侧筋膜按摩及刮痧治疗的第五按摩部,该器械整合了背部及四肢近端股按摩、臀部推压、腹部筋膜松解、腕踝部筋膜松解、点穴、呼吸训练引导等功能于器材一体,治疗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利用该辅助器械实现多部位按摩治疗功能,该器械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低,使用场合以及使用部位多样,器材通用性较好,实用性强。
1.一种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板和手柄部,所述按摩板呈扁平状结构,所述手柄部位于按摩板上表面,且手柄部与按摩板一体连接,所述按摩板的后侧边缘位置设有内凹部;所述按摩板上设有用于背部脊柱两侧筋膜按摩的第一按摩部、用于肋部筋膜及肋间肌按摩的第二按摩部、用于大腿和臀部肌肉筋膜区域按摩及刮痧治疗的第三按摩部、用于上腹部及肋下区域筋膜按摩的第四按摩部以及用于小腿后侧跟腱至腓肠肌区域和上肢内外侧筋膜按摩及刮痧治疗的第五按摩部;其中所述第一按摩部位于按摩板前侧边缘位置;所述第二按摩部和第三按摩部分别位于按摩板的侧方边缘位置,且第二按摩部和第三按摩部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按摩部和第五按摩部均位于按摩板后侧边缘位置,且第五按摩部位于按摩板的内凹部,所述第四按摩部设有两个,两个第四按摩部分别位于第五按摩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呈弧形线结构,且所述手柄部的一端连接按摩板的前侧边缘,另一端向按摩板的中心位置弯曲,且末端一体连接于按摩部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整体呈V型结构,且内凹部开口宽度为7-8cm,内凹部开口深度为7-9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上表面间隔设有多个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的高度为2-3c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板由后侧边缘至前侧边缘方向上,按摩板的厚度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部呈弧形面结构,且第一按摩部靠近前侧边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由按摩板前侧边缘至后侧边缘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部沿按摩板的侧方边缘设有多个锥形凸起,相邻锥形凸起之间间隔距离5cm,且锥形凸起高度为2-4c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按摩部所处边缘呈直线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拿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按摩部的边缘位置呈弧形线结构,所述第四按摩部分为两个,其中一个第四按摩部的一端与第五按摩部边缘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按摩部边缘连接;另一第四按摩部的一端连接第五按摩部边缘,另一端连接第三按摩部边缘位置。
请联系平台
请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