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林草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草多层育苗设备,针对现有装置采用多层设计会影响底层接收光照以及育苗过程节水回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育苗架、育苗盆、回流组件和撑板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层状设置的育苗盆,能够使位于下层的育苗盆最大程度地接收到光照,且采用阶梯状的设计也可更为均匀的对育苗盆内的林草进行浇灌,且回流组件与育苗盆呈分体式设计,因此对某一育苗盆搬运移动时,不会影响到回流组件整个回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无须设置各类开关控制用的阀门可使回流组件与育苗盆相连通,对该育苗设备进行结构精简化设计的同时,还能够具有更好的浇灌液体回流收集再利用的效果。
1.一种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包括育苗架(1)和若干个育苗盆(2),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盆(2)活动摆放在育苗架(1)上,所述育苗盆(2)具有多种尺寸规格,所述育苗盆(2)在育苗架(1)上呈阶梯状设置,所述育苗盆(2)的盆底板设置为斜面盆底(26),所述育苗架(1)的架身上设置有回流组件,且所述回流组件与育苗盆(2)相连通,所述回流组件的回流末端连通有集液槽(3); 所述育苗架(1)上连接有撑板组件,所述撑板组件包括单排撑板(14)和双排撑板(15),所述单排撑板(14)和双排撑板(15)均连接有定位套管(16),所述撑板组件前端所连接的定位套管(16)内固定套设有内撑管(17),所述内撑管(17)的下端与回流组件相连通,所述内撑管(17)的上端管内壁连接有十字开口挡片(18),所述育苗盆(2)的底端连接有撑脚单元,且撑脚单元安插在定位套管(16)内,所述单排撑板(14)和双排撑板(15)内部设有前端向上倾斜的中空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1)包括横支撑杆(11)、纵支撑杆(12)和支撑底板(13),所述横支撑杆(11)连接在若干个纵支撑杆(12)之间,所述纵支撑杆(12)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底板(13)的上表面,且所述纵支撑杆(12)位于支撑底板(13)的轴线一侧,所述纵支撑杆(12)靠近支撑底板(13)轴线的一侧连接有撑板组件,所述横支撑杆(11)和纵支撑杆(12)均为中空杆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排撑板(14)与位于两侧的纵支撑杆(12)相连接,所述双排撑板(15)与位于内侧的纵支撑杆(12)相连接,且所述单排撑板(14)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定位套管(16),所述双排撑板(15)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两个定位套管(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单元包括长直圆柱撑脚(23)和阶梯圆柱撑脚(24),所述长直圆柱撑脚(23)安插在撑板组件尾端所连接的定位套管(16)内,所述阶梯圆柱撑脚(24)安插在撑板组件前端所连接的定位套管(16)内,且所述阶梯圆柱撑脚(24)内部开设有漏液腔(25),所述漏液腔(25)与育苗盆(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支管(4)和回流主管(5),所述回流支管(4)分别埋设在单排撑板(14)和双排撑板(15)的中空内腔中,所述回流主管(5)埋设在纵支撑杆(12)的中空内腔中,且呈垂直状分布的若干个回流支管(4)与同一个回流主管(5)相连通,所述回流主管(5)的底端连通有集液管(51),所述集液管(51)位于纵支撑杆(12)的底端外侧,且所述集液管(51)安插在集液槽(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撑板(15)内所埋设的回流支管(4)前端连通有三通连接管(41),所述三通连接管(41)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双排撑板(15)前端所连接的两个内撑管(17)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盆(2)的盆内固定连接有育苗漏孔板(21),所述育苗盆(2)的盆底板设置为斜面盆底(26),且所述斜面盆底(26)的倾斜底端部位与漏液腔(25)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盆(2)的两侧盆边沿处固定连接有搬运拉绳(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3)的槽内固定连接有滤网(31),所述滤网(31)位于集液管(51)的下方,所述集液槽(3)的底端侧壁连通有出液管(34),且所述出液管(34)的另一端与外设喷灌用泵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林草多层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3)的上端开口处卡放有盖板(32),且所述盖板(3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33)。
请联系平台
请联系平台